公司一项成果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 “五小”优秀成果

发布日期:2021-11-05
【字体:打印

   近日,湖北省总工会、省科学技术厅、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21年“我为建设美丽生态灵秀湖北作贡献”“五小”优秀成果名单,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清淤机器人成功入选。

图片.png

   在清淤领域,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。一方面,传统人工清淤效率低下,清淤成本高,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、工作环境恶劣、人身安全难以保障;另一方面,市场上现有的清淤机器人对复杂淤积物、暗涵水位变化等清淤工况难以适应,推广应用受阻。在这种情况下,新型智能清淤机器人应运而生。

图片.png

   清淤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及地面操控系统构成。其中,机器人本体主要包括履带行走系统、液压动力系统、清淤系统、控制系统、监测感知系统、智能控制系统、电气系统、应急处理系统等;地面操作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室(含四屏控制台、配电柜等)、存储室(含缆线布放系统)。

图片.png


智能清淤机器人的几个特点

图片.png

高效率探挖储滤一体化清淤系统

图片.png

机器人清淤系统采用探挖储滤一体化集成设计,主要包括淤泥导入机构、淤泥存储与计量装置等,一是能有效应对城市暗涵内不同水位下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和淤泥混杂的复杂淤积工况;二是能解决传统泵吸式机器人易淤堵,在干涸、淤泥板结工况下无法有效作业等问题;三是清淤系统效率高,设计清淤效率最高可达18水下自然方/小时。此外,系统还设置了过滤装置,淤泥向外输送时过滤装置能有效滤除淤泥中的水分,减少淤泥的无效运输,节省一道地面预脱水工序。

多元化监测感知系统

图片.png

机器人机身搭载前视/后视声呐、微光高清模组摄像系统及多组传感器,具备复合监测手段,能满足不同水位条件下机器人及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控,便于提高机器人操控的高效性、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其中微光高清模组摄像系统——眼睛,可多角度探测暗涵内情况和作业工况;前视/后视声呐——耳朵,可全方位探测暗涵淤泥状态和避障;陀螺仪位置感应系统——小脑,可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倾斜角度,控制机器人精准作业;压力、温度、水深等传感系统——皮肤,实时感知并反馈机器人工况、水深、环境温度等参数,准确掌握暗涵作业情况。

智能化控制系统

图片.png

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地面系统层与水下控制层、执行层之间的数据、指令交互,最终实现机器人的系统功能。监测感知系统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地面操控室,将机器人状态信息、环境信息、监测信息集成化显示,便于操作人员整体把握机器人作业状态,此外,机器人清淤可在一键式操作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间切换,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。

自适应缆线收放系统

恒张力自适应缆线收放系统,通过调整控制台上磁粉离合器电流数值,使机器人缆线保持恒张力状态,实现机器人与缆线的高效协同,保障机器人稳定行进。

图片.png

新型智能清淤机器人的出现,不仅能高效智能地完成清淤任务,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:

经济效益方面,采用清淤机器人清淤,预计综合单价比传统的人工清淤低100元/方以上,可有效降低暗涵清淤施工成本。

社会效益方面,采用机器人清淤,人员无需下涵作业,能显著减少甲烷、硫化氢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、暴雨倒灌、缺氧窒息等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威胁,大大降低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。

环境效益方面,采用机器人进行清淤作业,实现了清淤作业的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有效杜绝了暴雨冲刷淤泥对下游水体的污染,解决城市内涝、污水溢流,臭气外溢对附近居民环境的不利影响。

以暗涵清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品,将作为治水利器为公司的“十四五”新征程保驾护航,为建设美丽生态灵秀湖北贡献科技力量。

 

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三局微信

三局绿投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 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