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磅!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累计输水量超1亿吨

发布日期:2021-05-21
【字体:打印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332.jpg

  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——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,目前已进入正常运营阶段,截至5月17日,累计输水量已超过1亿吨。

  水环境治理新模式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344.jpg

  项目建设过程中,探索出排涝与治污统筹协调,“厂集并、隧深挖、城水相亲、人水和谐”,水环境治理新模式,极大地提高城市水环境的承载力。随着运营技术成熟,项目可运送半个武昌城的污水,服务武昌片区,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。

  城市深隧全新方案

1621559038(1).jpg

  深隧项目技术要求极高,为克服工期紧张的难题,项目团队在深隧沿线施工9座竖井,近10台盾构机、顶管机同时掘进,大大提升作业效率。项目采用灌浆浇筑、平台加固、强化刀盘等措施,成功穿越970米的中风化灰岩段、550米的强岩溶区以及富水强渗透砂层,为通水奠定坚实基础。

1621559053(1).jpg

  成功研发超长距离垂直和水平混凝土泵送技术,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,首创小直径盾构隧道内超薄二衬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,突破砼泵送千米极限,二衬内表面施工防腐涂层,切断隧道内高压污水外渗通道,实现隧道结构百年耐久。

  四大“黑科技”

项目集科技、底蕴与创新于一身,智慧运营系统、健康监测系统、无人机巡线系统、水下机器人系统,四大“黑科技”让深隧工程,实现了智慧管理和运行,也为我国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的运营,提供了成功范本

  智慧运营——深隧的“大脑”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425.jpg

  集成了系统控制、流量流速、人员分布等关键信息,通过不断搜集处理数据,进行自我学习,形成一套最优的管理、调度方案,在未来甚至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营。

  健康监测——深隧的“心脏”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429.jpg

  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深隧结构断面预埋传感元件,对深隧结构应力、应变、渗压以及腐蚀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,掌握结构使用状态及其发展演化趋势,并建立深隧结构健康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模型,提前发现结构损伤风险。

  无人机巡线——深隧的“眼睛”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433.jpg

  可以捕捉深隧沿线地表的高清画面,并通过5G信号实时回传,防止外部行为破坏深隧结构。

  水下机器人——深隧的“触手”

微信图片_20210521090438.jpg

  可以在高流速、高水压、具有腐蚀性、能见度低的水下环境实现隧道运行状况检测、清淤功能,帮助深隧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。

  汇聚争先力量,建证净美江城,公司将以工匠精神,筑造地下百年工程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三局微信

三局绿投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 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